在钣金加工中,焊接工艺的规范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,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:
1.控制变形与应力:焊接前需借助工装夹具固定零部件,避免焊接时因热应力导致工件变形;焊接过程中严格遵循焊接操作规范,通过合理选择焊接顺序等方式,最大限度消除焊接应力,确保零部件尺寸精度。
2.保护非焊接部位:焊接时需避免焊渣、电弧损伤非焊接区域的钣金表面,焊后需彻底清除非焊接部位的残留焊渣、焊料飞溅及表面附着颗粒,避免影响后续工序或产品外观。
3.确保焊接牢固性:焊接需牢固可靠,零部件表面焊料需填充到位,不得留存缝隙,尤其对于承重或密封要求的钣金结构,需保证焊缝紧密,杜绝虚焊、漏焊,确保连接强度满足使用需求。
4.保证焊缝质量:钣金外壳焊缝需整齐均匀,表面及内部(内部允许轻微不明显情况)均不得出现裂隙、表皮豁口、烧穿、夹渣、气孔、焊流、凹坑等缺陷。
5.规范焊后打磨:焊后需对零部件焊接表面进行磨平处理,表面粗糙度需达到12.5;若焊接表面处于同一平面,处理后肉眼应无法观察到凸起或凹陷,保证钣金表面平整一致。